跳至主要内容

贺年卡

新的一年,很多东西都涨价了。可是贺年卡仿佛都没有涨价咧!可是明显的摊位越来越减少了。

小学时期最热衷于送贺年卡,常常买那种一包一包的,里边大概有五张或八张(现在还有很多五张两块钱的哦!),然后买了一大叠,早上一大早去到学校,好像邮差一样放进同学们的抽屉里,给他们‘惊喜’,呵呵!

家里常常也会收到一大叠,大多数都是小舅舅的。那一个年代的世界,我们拥有的只不过是纸和笔,家用电话和电视机。电脑和手机,只不过是在电视机里的画面(就好像小时候我以为接吻只不过是电视机里的画面,现实生活不会有,好单纯哦!哈哈!)。

物换星移,我们感叹着新的科技,却也眷恋旧的美好。先是电邮,后是短讯,这一些都逐渐的取代了我们的贺年卡。以前千里之外的朋友,一年一次的贺年卡是联络的好时机,现在网络的普及,即时通真的让我们感觉不到对方的遥远,时时刻刻都在联络。

科技的神速,有时候真的带给我莫名的恐惧。一切都越来越快,越来越方便。古早的东西,也许真的只能留在心里慢慢的,细细的回味。

评论

  1. 不喜欢网络贺卡。太虚无缥缈了。
    每年总会收到你的贺卡,今年还有吗?

    回复删除
  2. Send the CNY Card in mail form help protect the forest trees from cutting down. Nowadays many enviromentalist encourage ppl to send what ever card in electronic forms.

    But still got some ppl prefer to use real cards to send to every friends.

    Hehe.

    回复删除
  3. 難道你沒發現唯一沒有改變的是大家互相為新的一年祝福嗎?

    這就是傳統的精神。賀年卡、短訊、電子賀年卡都是形式而已,不代表什麽,只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

    回复删除
  4. 说得也是。这一些只不过是一些形式,最重要的是心意不变。

    我也赞同eddie 说的,我们不得不开始注意环保了。有时候看见一些人在公司厕所里任意的用厕纸,总会让我觉得莫名的愤怒。虽然是公司provide ,也不需要那么浪费啊!

    回复删除
  5. 对呀!如果公司突然间出新的条例,“厕所只可用水,没厕纸提供!”,那可就惨了!

    回复删除
  6. 当人在异乡时,反而会很怀念以前收到贺年卡的那份感觉。

    回复删除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Congkak

今天无意间在apps store 发现了congkak这个游戏,马上下载来玩玩。游戏是很不错,可是脑子里一直想要抓着玻璃珠子。抓着玻璃珠子的手感,听着玻璃珠子跌落洞里和木头相撞而发出的清脆声音,这一些都不是游戏有办法模拟的。当然,我更想念的是和我玩congkak的对手。 congkak在我们的玩伴里并不陌生,几乎每一家都有一艘。那时候玻璃珠子还真的很便宜,一盒一百粒也只卖一零吉。而且玩congkak的木板也很讲究,如果木质太粗糙,很容易有小木刺会刺伤手,或是刺到指甲。所以历史越悠久的congkak越好,因为表面都给磨到平滑了,可以很安心的伸手进一个又一个的洞里抓珠子。 congkak有很多种不同的规矩,通常我们都会在游戏开始前说好最后全部珠子入洞为赢家或是相反。偶而也会耍诈,就是把两个珠子藏在手里,碰到空洞时就假装时从洞里抓起两粒珠子;再不就是用假动作假装把珠子放入洞里,但是其实是悄悄skip了。当然传珠子的本领要多加练习,以免穿帮。很多时候被抓包,大家也就笑笑道歉了事。 很怀念没有电脑,astro,iphone的年代。放学后百般无聊的我们,就以这些小玩意为伴。偶然没有玩伴,就会缠着外婆陪我玩。滴滴答答的,又一个下午 ...... ************************** Congkak 玩法(摘自维基百科) : 每回合玩家輪流行棋,從己方有棋子的小洞取出所有棋子,以順時鐘方向分配到其他的洞中,但不經過對方大洞,一洞分配一顆,直至分配完。 最後分配的一顆棋子若落在有棋子的小洞中時,需再從該洞再進行分配動作,直到最後分配的棋子落無棋子的小洞方結束回合。 最後分配的一顆棋子若落在己方大洞中時,玩家再行棋一次,任選從己方有棋子的小洞再重複上述動作。 最後分投結束時落於己方小洞,若正對面的對方棋洞有棋子,則把方才該顆棋子與對方該些棋子全取走放進己方大洞作為分數。 玩家無法分投時,則必須放棄回合。 當一方獲得超過總棋子數量一半時得勝。

答案是 ....

巴士!

大选来了!

三月八日就是大选日了!所以今晚我会飞回去登嘉楼,好好利用我手里的宝贵一票!第一次投票,很期待。   以前小时候就是看到妈妈外婆外公他们一大堆人走路到家后面的马来学校,我不能跟去,因为我是小孩子。那时候不晓得什么是大选,为什么有大选。只是知道大选的时候,仿佛很热闹。路边都挂满了蓝色的三角旗,当然也有青色的。住家附近偶尔会设立蓝色的小屋,彻夜灯火通明,里面的人们似乎都很忙碌,不用睡觉。然后那些平时很"巴闭"的"大粒人",就会来我们那一条街,一家一家的和我们握手,他的身后总是跟着一群人。   今年我将投的州议席,是马华和很多大学朋友支持的pkr。我还不知道要投那一个。马华的候选人我认识,可是我有一点生气他,因为我们的老家(就是楼上提到的屋子)要拆来建马路的时候,他没有帮我们极力争取。我们的街也可算是老街了,日本打进来以前就有了。门上还有日本战时的子弹痕呢!为什么他们都不珍惜这些有历史价值的老街呢?可是另外一个问题是,pkr的候选人,我却完全不认识。   问过很多即将投票的中学同学(和同学谈投票感觉很奇怪,因为这是我们不曾谈过的话题),看来他们都是比较倾向马华。外婆还告诉我,华人要帮华人。这一次,我是否应该还是听取老人言呢?   好烦,让我再想想 ....